temp_img
 
temp_img temp_img temp_img
temp_img temp_img3-3進行系統的教學與評量檢討 temp_img
temp_img temp_img temp_img
temp_img

3-3-1各領域教師辦理教學與評量改進計畫

 

因應領域學習內容之差異,設計多元的評量方式,並納入年度教學計畫中,在教學評量後,掌握學生學習情形回饋改善教學。

一、依據課程目標擬訂詳盡的教學評量方式 

各領域均有詳盡的年度教學計畫,包含教學的實施與評量的方式。因應不同的教學內容,除了採用紙筆評量之外,還進行多元的評量。

(一)國語領域:注音符號闖關評量、文本分析學習單的練習等。

(二)數學領域:教具實作(操作)、數位評量。

(三)自然與科技領域:操作觀察(實驗、種植)、報告、科學展覽…等。

(四)社會領域:分組合作實地踏查、資料蒐集、參觀報告…等。

(五)英語文:口說評量、數位創作等。

二、利用各類教學研究會議進行教學與評量議題討論

(一)利用領域備課社群會議討論學生學習表現,分析學生的迷思概念,進一步研究精進教學之策略及指導學生之方法。另邀請外聘講師蒞校指導各領域老師之教學與評量相關知能

(二)透過學年會議定期檢討教學與評量,進行教學實務分享、討論及檢討,針對學生需求,擬定適切的教學與評量改進計畫。

三、各領域教師辦理教學與評量改進計畫舉例如下:

(一)國語、數學、社會及自然領域依教學需求主動參加相關研習,透過研習活動來增長自我的教學與評量技能,另廣泛閱讀與教學相關的書籍,和同儕對話,分享教學經驗和資源。平時多搜集資料,評量命題增加閱讀理解題型。每學期擬定教學與評量計畫,依據教學計畫進行教學,實行多元評量,定期評量後進行成績統計與迷思概念分析,以便實施補救教學。

(二)數學領域的評量包含形成性評量及總結性評量,形成性評量有單一概念的評量與學生實物操作的評量;總結性的評量以單元為主,強調整合的概念學習。將提供學生具體操作的機會,以增進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三)社會領域評量方式除期中、期末紙筆測驗外,教師會另外設計多元評量方式,例如: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完成任務,透過簡報呈現學習的結果。

(四)自然領域將藉由科學展覽的實作,培養學生的自然科學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英語教學則運用數位教學軟體進行創作,讓學生自編故事、插入圖片並配上旁白及音樂,展現學生英語的綜合能力。

 

 

 

3-3-2學校建立教學回饋與改善機制

 

教師的教學緊緊牽動著學生的學習成效,身為教師有義務與責任精進自己的專業,以達到有效教學。本校在精進教學與回饋的作法如下:

擬訂教師公開授課計畫

(一)為了提升教師教學效能,藉由同儕觀課及專業對話,精研教學理論(教學原理、策略、技巧),厚植教材教法、多元評量及補救教學能力。激勵教學典範學習,落實專業對話,深化教師專業內涵,提升教學品質改善,本校擬訂教師公開授課的計畫。

(二)本校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先從領域召集人及自願教師進行公開授課,最後105學年度第一學期達成每位教師一學期完成一次的公開授課。

(三)教師公開授課流程為「選定授課單元」�「選定授課時間」�「撰寫教學簡案」�「說課」�「觀課」�「議課」,透過縝密的流程、專業的討論,提升教師教學績效及提高教學品質。

(四)授課老師邀請學年老師或領域教師共同觀課,並在授課之前進行說課,說明授課的單元內容、教學的流程及協助觀察之重點。觀課老師會詳細紀錄上課的情形,並於議課時進行回饋。議課時會先請授課老師進行教學省思,觀課夥伴則進行回饋與支持。經由公開授課計畫提供教學實境,教學者及觀察者皆獲得專業上的成長。

(五)由領域召集人主持議課會議,帶領教師領域教學的研究與省思。

(六)完成公開授課情形如下:

學期

104學年度

第一學期

104學年度

第二學期

105學年度

第一學期

公開授課教師人數

6位

16位

31位

佔全校教師比例

20%

52%

100%

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學觀察

(一)本校至99學年度開始參與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亦開始進行教學觀察。由具備初階評鑑人員及進階評鑑人員資格之教師進行教學觀察,並與受評教師進行專業對話。

(二)本校採用教育部規劃之評鑑規準,經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會議討論修正為校本評鑑規準。

(三)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學觀察流程為「觀察前會談」�「教學觀察」�「觀察後會談」。觀察前會談會針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經驗、教學活動、教學評量方式、觀察工具及焦點進行討論,讓教學觀察更聚焦。

(四)教師教學觀察所採用之「課室觀察表」則參考教育部提供之觀察工具,內容包括A課程設計與教學及B班級經營與輔導共13個檢核重點。

(五)本校教師完成教學觀察的情形如下:

學年度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

正式評鑑人數

(教學觀察人數)

7人

9人

31人

非正式評鑑人數

9人

15人

0

學年度

103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

正式評鑑人數

(教學觀察人數)

7人

9人

31人

非正式評鑑人數

9人

15人

0

 

實施教室走察計畫

(一)為了確實了解教師教與學生學習狀況,提高教與學的效能,本校實施教室走察計畫,由校長及教務主任到班級一次停留約3至5分鐘為原則,實施多次,直到蒐集充份的課程與教學決定的資料。

(二)實施對象為全校教師,各個領域。

(三)104學年度依據學校背景,採用Downey的三分鐘教室走察加上省思會談模式,擬訂教室走察觀察重點、各項指標與檢核重點。105學年度則參與臺北市立大學教室走察計畫,採Teachscape走察模式,透過教室走察APP進行數位觀察與紀錄,方便資料的紀錄與分析。

(四)走察人員定期就依觀察發現分享教師的教學亮點,並提供協助及教學建議。

(五)本向教師走察計畫完成情形如下:

學年度

104學年度

105學年度第一學期

教室走察教學觀察人次

84人次

166人次

 

 

 

3-3-3各領域教師執行多元評量改善機制與實施成效

 

學習評量是檢核課程實施成效一個重要的步驟,然而評量工具的效度卻會影響評量的結果,因此定期檢核所採用的評量工具是必要的措施。本校的作法如下:

一、進行學習評量工具檢討

(一)紙筆評量工具

1.每次定期評量均依照「臺北市國民小學學生成績評量辦法」中試卷命題之流程。先由命題教師進行命題自我檢核,檢核試題的設計是否依據教材內容及其知識結構來制定、是否平均涵蓋各學習內容的概念、是否注重概念原理的理解與應用等,希望透過自我檢核讓試卷更加完善。

2.命題教師除了進行自我檢核之外,還必須進行雙項細目分析,以便掌握試卷評量的知識層面的分布及合理性。不同的領域採用不同的知識分類分析,例如:國語、社會、自然領域則採用Bloom的認知層次檢核,數學領域則以程序知識、概念理解及應用解題類別進行分析。

3.本校還建置審題的機制並落實執行,命題教師完成雙項細目分析之後,再交由同學年同領域之任課教師擔任審題教師,科任教師請該領域召集人擔任審題教師,最後再由教務主任進行最後的審定。

(二)非紙筆評量工具

語文:一年級的注音符號評量採闖關活動,評量標準要訂定明確及評量人員的執行要標準化等。

數學:老師使用均一平臺進行評量,要能掌握學生自我學習的情形;老師使用Kahoot軟體進行線上評量時,能否評量學生確實的能力需要思考。

社會及自然:採用分組完成任務,評分的標準及每位學生的貢獻度需思考及訂定清楚。

2.透過教師們的專業對話及腦力激盪,皆能讓多元評量更適性化及差異化,達成評量學生學習的目的。

二、依據評量分析結果提出之改善計畫

1.本校定期本評量之後,會進行評量成績之統計,分析學生成績的分布,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

2.接著老師們會分析學生的迷思概念,學生答錯達30%以上的題目,教師必須進行錯誤分析,分析錯誤的概念,並提出補就教學策略。補救教學方式包含全班性及個別性。舉例如下:

  國語

年級

迷思概念

補救策略

閱讀測驗—提取訊息

1.多做閱讀後的討論、批判與分享。

2.教導讀文章、讀題和答題的方法與技巧。

修辭

1.說明擬人法的定義,並多舉例子說明。

字形辨識

1.加強字形辨識。

修辭

1.說明類疊的定義,並多舉例子說明。

錯別字

1.加強詞語的運用。

文本理解

1.加強課文文本的討論與分析。

修辭

1.加強句型理解。

2.改變修辭的評量方式。

一字多音

1.強歸納討論有多音的字。

文本理解

加強課文文本的討論與理解。

閱讀理解—推論

多做閱讀後的討論、批判與分析。

3.非紙筆評量結果會透過領域備課社群及學年會議時間進行討論與分析,針對學生不佳的地方將進一步指導,例如:學生表達的技巧、行動載具操作的能力及分組合作的態度等。

 

temp_img
     
temp_img temp_img temp_img
 
 
 
:::  學校相關資訊:網站管理維護:  王宗科老師   通知管理員   地址:116臺北市文山區辛亥路4段103號   電話:02-2935-7282#124   傳真:02-89310473
Copyright c 2011 辛亥國小附設幼稚園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temp_img
 temp_img系統設計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