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華德福教育之在地化過程-以雲林山峰華德福學校為例
為深入瞭解德國華德福教育的在地化過程,本研究採質性取向個案研究方式,以雲林縣山峰華德福學校作為研究對象,資料蒐集方法主要採深度訪談、文件分析,佐以田野觀察。探討德國華德福教育在台灣雲林在地化過程中所需要的折衷與妥協;山峰華德福學校在行政組織、課程教學、師資方面、社區經營四個面向進行在地化轉化的過程;轉型華德福學校後遇到的困境以及因應之道及在地社區人士態度轉變的過程及原因。並根據研究結果歸納出以下的研究結論: 一、德國華德福教育在台灣雲林在地化必須經過折衷與妥協:包括補強體制內教育內容作為轉銜機制;以學習型組織取代三元組織;師資養成無法符合華德福教師要求;學校硬體設備無法完全配合華德福教育理念去興建等。 二、國家教育主管機關對於另類教育的引進缺乏配套措施:包括經費、評鑑與競賽研習要求;對於學校立案方式和校務管理方面法令也未配合鬆綁。 三、在地化在各地會開出不一樣的花朵,意指配合在地環境所形塑的華德福教育會呈現不同的面貌。 四、德國華德福教育進入雲林古坑地區的在地化策略:包括影響在地農業朝向有機生產模式、重視多元智能的展演與成果展現、教育與地區經濟發展結合的方式、吸納在地社區長輩成為學校師資。 五、學校在行政組織、課程教學、師資方面、社區經營四個面向進行在地化轉化的結果:以行政組織而言,學校和家長社群在公立的科層體制下,努力發揮三元組織精神;以課程教學而言,學校融入在地元素,重塑具特色的課程內容;以師資方面而言,華德福教師尊重與包容態度得到家長認同,並以靈性引導取代情緒管理;以社區經營而言,在地文化的深耕需要親師生共同合作,學校努力與外在社區環境保持和諧互惠的關係。 六、山峰國小轉型華德福教育後遇到的困境以及因應之道:困境包括資源不足,在地人士對華德福教育的認識也不足、上級的考核評鑑與競賽要求、在地居民的疑慮等,然而山峰國小亦有因時、因地制宜地發展出因應之道。 七、在地社區人士的態度由一開始的不瞭解、反彈轉為肯定、接納的原因有以下兩點:(1)孩子真實的成長(2)社區正向的改變。
|